东川石头地里“抠”出2000亩树
石头地里“抠”出2000亩树
东川区境内有107条泥石流沟,大白泥沟是最典型、破坏最严重的一条。数年前,大白泥沟还是一片荒凉:尘土漫天,普通人甚至来过一次就不想再来。如今,经过无数东川人的努力,大白泥沟裸露的荒山上已有了片片绿色。
兴箐农林科技开发公司的负责人冯兴能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川人。2011年3月,做房地产生意的他带着自己的员工,踏上了这片石头一样的土地。“地面跟水泥浇筑过一样硬,别人都说这样的地怎么可能种得活东西,更不用提要种树了。”因为没有土、没有水,更没有经验,冯兴能和他的员工们一开始种下去的100亩树苗没多久便全部枯死。“当时带朋友来玩,跟他们说我要把大白泥沟打造成一个集苗木培育、休闲度假、运动体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没有一个人相信,都以为我疯了。”冯兴能说。
“没有土,我们就从外面运土上来;没有水,我们搜集了几乎全城化粪池的水上来浇树。”倔脾气的冯兴能不信邪,脚踏荒滩,没日没夜地苦干,终于在石头地里种活了第一批树。如今,冯兴能的苗木基地已建设了2000亩,疏通河道3000米,建设了苗圃道路15000亩,培育和移栽苗木16个品种、200余万株。
几年的时间,冯兴能已投资了3000万元。“说实话一开始我种了树是想卖掉挣钱的,第一批树死掉的时候也想过放弃。”但是现在,冯兴能已经把这些树当成了宝贝,抵死不卖。“好不容易栽活了,绿起来了,怎么舍得卖掉。”冯兴能说,帮助恢复生态是所有东川人和企业都有的责任,没有人做,他要带头做;有人做,他要带着人一起做。
荒滩上种出优质芦笋
在小江河谷热区一个曾经的荒滩上,200亩钢架大棚芦笋生产基地内的优质芦笋长势喜人,一根根鲜嫩的芦笋采摘回来后,正被统一分类包装。
“冬天全国几乎只有云南才有这么好的芦笋,包装好的有时还没入库就被北上广订购完了。”东川成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陈高川说,芦笋基地所在的大石头村位于小江河谷热区,气候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宜优质芦笋种植。在冬季,这里的芦笋可以成倍的批发价发往北京、上海等地。“这个时候根本不愁销路,定价权在我们手里。”
陈高川今年刚刚25岁,与他在城市中的同学们不同,走出学校后,陈高川便来到这片当时还是荒滩的地方,开始学习芦笋种植。“当时比现在环境更差,风也很大,有一次大棚刚搭好就被风刮走,都想放弃了。”但最终,陈高川还是坚持到现在,守护着自己和同事们在荒滩上一点一点建起来的芦笋大棚。
在种植的同时,东川成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也一直探索着如何把资源循环利用起来:除去卖掉的部分,芦笋其他的部分做成了腐殖饲料和肥料,饲料可以喂羊,而羊在饲养过程中产生的羊粪也会被做成有机肥,用于芦笋种植。“这样所有资源就都循环起来,而且整个过程绿色环保。”陈高川说。
目前,公司已投入800万元,建成200亩的钢架大棚芦笋生产基地,达产后可年产鲜芦笋300吨,按市场价每公斤20元计算,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同时还能辐射带动周边450余农户发展芦笋种植2000亩。
尾矿库有望变青山
因铜设市,又因铜撤市,资源渐枯的“铜都东川”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2013年,因铜矿无序开发而导致的小江“牛奶河”事件迫使东川区委、区政府及环保主管部门痛定思痛:2013年底,东川区委、区政府决定通过“以奖代补”实施办法,即从2014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1千万(共3千万)用于推进尾矿库项目建设、促进矿山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直以来,尾矿的处理都是东川这个以矿为人所知的地方最头疼的问题。在以往,矿上所产生的尾矿、废水要么直排,要么企业需要停产将尾矿处理后才能继续恢复生产。给生态恢复和经济建设都带来不小压力。
“现在,我们引入了全国最先进的,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研发的专利技术‘模袋筑坝法’,可以一边处理尾矿,一边生产,兼顾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东川区环保局副局长李涛介绍,在处理过程中,尾砂被填进长10米、宽5米的沙袋中,之后以重力方式堆积沙袋,筑强边坝。相比传统的筑坝方式,采用新技术要多投入五六百万元,但为了尾矿库的安全,矿企都愿意进行投入。
与此同时,不少矿企也在积极研究如何把堆积起的尾矿更好地利用起来。此外,堆积起的尾矿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尾矿库将进行闭库。“到时候我们会运来土壤覆盖在上面,它就变成一个小山包,种上植被,这些尾矿就会变成青山。”李涛说。
目录 返回
首页